目前,我国
光伏产业到达了一个转型期的新阶段,也可以说到了一个转折期。这个转折,是从初期高速发展阶段到中期稳定发展阶段的转折,是一个新兴产业逐步向成熟产业的转折,是一个从暴利阶段到合理利润阶段的转折。
借助我国光伏产业所拥有的世界上最大的组件制造能力,只要能够在工艺技术的研发上不断遵循“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和工艺流程,并在各个环节上进行制程的最大优化,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将使我国光伏产业的竞争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从而真正引领世界光伏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已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我国绝大多数光伏产业还是采用非常原始的经营模式来进行光伏产业的建设和扩张,许多企业的经营模式甚至还非常原始。
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有作为能源产业中的战略性意义,又有新兴产业的幼稚和不成熟,同时,又具备快速大规模发展的特点,因此,先进的商业模式的选择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成功的光伏企业,要善于吸收信息技术、金融手段、先进制造技术和各种先进的营销模式,才能够充分利用各种优势条件,扬长避短,取得快速稳健的发展。
由于光伏发电与火电相比,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因此,仅仅关注光伏发电本身的技术,无论是地面电站还是分布式电站,都是不够的。必须积极开发和融合先进储能技术、信息技术的微电网和智能电网技术,提高电网系统接纳光伏发电的能力,把满足用户的能源需求、保障用户的能源供应作为光伏发电的第一要求,才能使光伏发电获得长足的发展。
如今,光伏产业已经从补充能源逐渐成为替代能源,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农村及城镇生活用电,都有极大的增长潜力。据统计,我国的城镇化将新增约4亿千瓦的用电需求,而如果还像现在这样以煤炭为主的火力发电来满足整个需求的话,不仅需要高昂的电网建设成本,而且将给中国本已十分恶化的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而光伏发电所特有的分布式发电恰好与农村用电的分布情况吻合,省去了大量的电网建设成本,也不会产生二氧化碳、酸雨、雾霾等环境污染,这是其它任何形式的能源都不能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