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太一的负责人,是一位热衷于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在2014年,由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四川广播电视台在全省各级文明办的通力协作下,发起的“四川好人”评选活动中,四川太一负责人即荣幸入选,被评为了“四川好人”,《成都商报》、《四川日报》等报刊相继对此作了报道;今年3月,成都电视台《中国好人,成都榜样》栏目也对四川太一负责人作出了报道。7月,《精神文明报》也对四川太一负责人作了相关报道。
他们都称他为——正能量的传播者!
《万历十五年》里有句话说——明朝的君主都有一个观念,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总结他们开国之君的一生,不难看出朱君早年的穷困潦倒、备受欺凌。笔者猜测,后来这种王朝文化的形成与朱君的早年遭遇不无关系。有些从穷苦走向成功的人,不会更懂弱者的无奈,他记得的只有早期强者的只手遮天,而一旦他得势,他要做的,也不会是一个要去改变弱者命运的人;他要做的,是另一个掌控全局的强者。
从古至今,我们的社会一直都不缺成功者,却缺乏成功以后,依然能够坚持本心,愿意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俯下身来帮助弱者的成功者。
而四川太一的负责人,是一个例外。
他的童年、少年,也过得并不富裕。一路跌跌撞撞走向成功,也见惯了人情冷暖,历经各种坎坷,可是,如今他走到了高峰,却能眼含温柔,俯身去关怀那些没有能力前行,或者需要别人在关键处拉一把的弱者。像2008年,地震破坏了都江堰向阳社区的电力、水利系统,他向都江堰捐赠了总价值约20万元的太阳能热水器,让灾区人民第一时间洗上了热水澡;在他的组织下,公司成立了太一公益基金,2012年,该基金会向红原县寄宿制中心小学捐赠了价值30多万元的太阳能热水器,让孩子们用上了热水;2013年5月,当他从朋友那里了解到大凉山冕宁县因没有通电,一到晚上就漆黑一片,造成了村民夜间出行的困扰,于是他迅速组织太一公益基金向当地捐赠了一批太阳能路灯,解决了村民们的交通难问题;同年六月,他再次向甘孜道孚县捐赠了一批太阳能热水器。
2014年,央视《新闻1+1》栏目播出了“大凉山,别让教育着凉”的专题节目,报道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孩子们“仅仅为了有肉吃”而辍学打工的故事。他看完以后,一夜未眠。随后即组织开展了“关注凉山教育,为祖国西部教育添砖加瓦”的主题公益活动,并在四川太一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各种平台传播、宣传,呼吁同行业的朋友们参与本次公益活动。在他的号召下,当地100多家企业纷纷给予了响应。在做好前期准备后,去年4月,一行20人,6辆装着物资的大车,翻山越岭,浩浩荡荡来到了大凉山美姑县,为那里的孩子带去了一个美丽的暮春季节!
至此,他就开始了自己与大凉山孩子们的不解之缘,随时关心着他们的衣穿住行、生活所需。
同年12月,他再次组织太一公益基金向凉山州美姑县的孩子们捐赠了课桌、衣服、鞋子、围巾等物资,经美姑县教育局同意后,他邀请了9位孩子来成都玩。并在他的努力带动下,先后有11位孩子被爱心人士资助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实现了11位孩子人生命运的改变(太一公益基金:从马跑成了羊,我们一直在奔跑)。
《精神文明报》称——他将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这并不浮夸!
2022-10-20 | 阅读:38
2022-05-08 | 阅读:7
2022-04-28 | 阅读:74
2022-04-27 | 阅读:68
2022-04-26 | 阅读:92
2022-04-21 | 阅读:14
2022-04-20 | 阅读:89
2022-04-19 | 阅读:72
2022-04-14 | 阅读:85
2022-04-13 | 阅读:67